“加上妹子一周时间,刚开始和妹子聊得好好的,感觉她对我挺有兴趣的,但不知怎么的,她对我却越来越冷淡,现在,她隔天才会回我信息,之前约好出来也不了了之……”
“前期聊得很好”,是理所应当的!
你的中学课本里,早就暗藏了人跟人关系的实质——那个叫纳兰性德的男人,三百多年就说过了,“人生若只如初见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人跟人,刚认识的时候其实就是最好的状态。
经济学里也有一句,叫做:利好出尽,全是利空。
简单说来,当你把你的优势在前期一股脑毫无保留倒出来,当你再无优势可以展示的时候,就是你开始减分的时候了。
第1, “初见”有神秘感。
正是因为不了解彼此,彼此才会用力粉饰出一副好人模样,制造认知错觉;等时间撕磨掉了画皮,彼此共同遭遇一些见真章的事情,才会得到血泪教训。
第2, “初见”的第一印象,是你精心包装的结果。
很多新手兄弟,精心打造展示面,给姑娘的第一印象,往往大大超过他本人的实际“分数”。
所以,他前期能与姑娘聊得很好,只是因为他借助了刚认识时候那抹“最好的错觉”,所以打出了第一波的窗口和输出。
“后期雪崩”,理所应当!
“我不了解他,不过他是我没有遇见过的人,了解一下也不会有什么损失。”
秉持着这样的心理,所以姑娘给了你第一个窗口。但我希望你明白,这个窗口并不是你实际争取来的,而是人与人之间天然就有的,男人和女人之间天然就有的。
首先,这就好像看见姑娘在路上走过,你会下意识地看一眼,最好能看清楚她长得是否好看;看清楚她不好看了,你立马就“切!不看了!”你并不是因为姑娘本身好看而看,而是因为“我没看清楚/我想看清楚”。
其次,你“用力过猛”的展示面,给了姑娘足够的想象空间。但你后期的操作水平太低,聊天中体现出来的“魅力值”开始大幅下降,给对方造成的心理落差太大。
记住:那个“前期聊得很好”的姑娘愿意跟你聊,是因为你借助了“初见最好/初次不了解”的错觉;但凡你觉得可以深聊的时机,其实就是你暴露浅薄的时间,“聊到后期雪崩?理所当然!”
“只有5%-10%的人,才对自己的社交有规划!”
男男女女,我见过的人不少,但稍作思考就会发现:只有5%的人,会对自己的社交存有理念和规划,譬如邓文迪;其他95%的人则如常人一般,对自己社交没有想法。
他们会做什么?
他们添加了一个姑娘就直管开聊,对这场聊天缺乏总体的规划,对“我以后要把她摆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”、“我可能通过她,达成什么类型的事情”、“到了后期我应该怎么去维护这段关系”、“我约在什么样的地点,应该给她什么东西”等问题不做思考。
这样去聊天,“后期雪崩”是必然的。
即使是那些跻身5%的人,有想法和能力去聊,“三板斧”之后你也会发现,越往后面聊,越是原形毕露。
那么,我们应该怎么做,才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?
“三板斧是急救药,但不是万能药!”
面对一些初学的内部学员,我总是倾向于让他们先去背诵私人惯例,告诉他们:“这里有多少惯例”、“应该如何去聊”、“现在你面对的是这样的姑娘,你应该说这个……”。
这些学员基础实在太差,我实在不敢在一开始就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。往往在他们说完惯例后,我还会要求他们去体会这些惯例中姑娘们的反应,并及时反馈给我。
但事物总是分阶段发展的,等到了“三板惯例”之后,你会发现很多学员在这个环节就站不住了,问题频出。
我的私人惯例虽然是好用的,但后续、尤其是面对一些层次比你高的姑娘,学员一旦脱离我在幕后的“加持”,他是没有办法进行持续输出的。
“三板斧”打完之后,你或许会非常颓废,如果这个时候你没有跟姑娘敲定见面,或者说你没有把她打在“三板斧”的斩杀线内,你的问题将会在后续的聊天中暴露出来,导致整段聊天垮掉。
面对这种情况,我们往往有两种解决方式。
“学会在前期,就结束比赛!”
第一种,也是我给初学者的建议。
前期聊得很好,那你在这个阶段想办法把姑娘约出来,不要拖到后续的;如果没有自己深入学习、没有人旁边指导,你最好的做法是:“学会在前期,就结束比赛。”你要学会滚雪球,而不是拖到中后期雪崩,劳烦记住这句箴言:“时间,总是站在关系破裂的这一面。”
毕竟“时间越久,感情越深”的言辞,总是被生活的现实演绎得如同谎言。你去观察一下你身边的所有人,就会发现事实:时间越久,感情越糟糕,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,“感情,就经不起时间考验。”
第二种,则要复杂得多。
你的展示面打造、搜集资源、初次聊天、邀约见面这一整套流程,都需要系统化的梳理。
比如说,打造展示面,绝对不要“用力过猛”,绝对不要把照片里的自己拔高到一个你实际上永远到不了的高度。
你和姑娘的聊天,从一开始就要学会把握“节奏”,设立“框架”,绝对不要出现“利好出尽,全是利空”的情况。
当然,这是一个积累、学习的过程。我们的内部学员,在我的教学方法指导下,短时间内就能完成这个过程。
这可以说是一个捷径吧。